江苏省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时间:2025-01-15 17:19:55

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38.16亿元、增长1.1%,税收占比76.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293.91亿元,增长0.3%,为江苏勇挑大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了坚强财政支撑。2025年,省财政持续树牢“大财政”理念,推动“传统财政”向“现代财政”转变。

近日,省财政厅研究部署2025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为高质量完成全省“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全省“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以积极政策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省财政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扛起财政担当。

“回顾这一年,我们想方设法增加财力来源,对重点领域支出事项,做到有条件的全力保障,暂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保障,即便压减部门支出,压减的都是低效无效资金。”省财政厅负责人介绍。比如,全力筹集8.58亿元支持大学校舍维修改造,将高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省级基础标准一次性提高1000元;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基础标准,统筹50.24亿元保障困难群体175万人,充分发挥财政兜底作用。

经济稳增长态势持续巩固。2024年1—11月,全省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2812.27亿元,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重点领域发展;统筹省以上资金200亿元保障“两新”顺利推进,撬动427.37亿元金融资源流向制造业实体,带动家电销售超270亿元,汽车报废置换更新49.8万辆;出台贴息、担保、奖补、风险补偿等20项政策,涉及资金140亿元;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合作银行为全省5.3万家中小微企业发放优惠贷款2472.35亿元,平均利率仅3.44%。出台文体旅展促消费政策和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以“小切口”政策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省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措施落地落实。省级教育、科技支出分别增长7.6%、23.7%。整合设立省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制造强省专项资金共65.5亿元,保障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推动省战新母基金首批14只、总规模506亿元产业专项基金投资落地。2024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二位。统筹省以上资金211亿元,重点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

惠民生领域提质增效。统筹省以上资金31.55亿元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施普惠性稳岗返还政策,全年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3.89亿元,惠及职工1260万人。安排14.15亿元资助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居民医保,支持改造提升100家综合性“残疾人之家”。有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统筹资金44.2亿元支持提升省属公立医院补助水平与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下达9.9亿元完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安排1500万元发放电影消费券。

着力推动财政政策适应性调整

2025年,全省财政将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统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抓牢抓实基层“三保”和全口径地方债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做好今年财政工作,主要实现“四个转变”:政策目标从缓解短期收支矛盾向实现中长期财政可持续转变,财政管理从固有的收收支支向更加注重建立聚财生财用财的多元统筹机制转变,支出方式从无偿支持向更多发挥资金牵引性、撬动性作用转变,风险防范从对点状事件的被动应对向更多对面上风险的主动防控转变。

今年财政工作将抓好一个“统领”,即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统领,推动“传统财政”向“现代财政”转变。

何为“现代财政”?省财政厅总结为5个特征:以“大财政”理念为引领,统筹聚财、生财、用财之道,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促进财政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跨期统筹匹配,实现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在更高水平上协调统一;以“财政+”模式为载体,推动财政职能向更宽领域延伸,强化财政金融联动赋能,实现政策效用扩面提质;以新技术应用为支撑,推动数字财政向数智财政转型升级,实现财政管理效能全面提升;以适应性制度为保障,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将“现代财政”从概念具化为现实

今年省财政继续树牢“大财政”理念,既努力解决好现实困难,又注重加强前瞻谋划和长远规划,逐步将“现代财政”从概念具化为现实,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具体表现为“五抓五立”。

既抓当下、又立长策,全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把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作为首要任务,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消费升级;改善民生释放消费潜力,多措并举拓展消费需求,扩大健康、文旅、体育、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充分发挥政策撬动性作用,进一步发挥贴息、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等政策功能。

既抓统筹、又立导向,持续拓宽财政增收渠道。推动财政金融联动“生财”,切实运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思维做大财政“蛋糕”。积极推动资产盘活利用“聚财”,协调处理好权证办理、平台建设、数据采集等事项,夯实基础管理工作。

既抓预算、又立规划,精准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省科技重大专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和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落地;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全力支持稳外资外贸。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信贷支持力度,优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支持加快美丽江苏建设,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既抓创新、又立根基,全面加强财政科学管理。2024年零基预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省财政提请省政府印发《江苏省深化省级零基预算改革方案》。今年将继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持续完善应保必保、应压尽压的资金管理机制。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既抓稳定、又立新规,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确保基层“三保”和地方债务不出系统性风险是财政部门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

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奋力推动全省财政科学管理迈上新台阶,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不断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杨民仆)

标签: 江苏省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省财政厅

最新
  • 江苏省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38 16亿元、增长1 1%,税收占

  • 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学生预约购票服务12月12日上线

    中新网12月12日电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自12月12日起,铁路1

  • ​西平县柏苑街道扎实有序开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工作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人口发展变化情况,提供坚实的人口信息支撑,做好2024

  • 花样主题游打开旅游市场新空间|全球观热点

    阅读提示追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今年国庆假期,围绕特定

  • 1个月劲销3亿,红星美凯龙“以旧换新”激活金九银十

    近期,国家及各地以旧换新政策重磅举措密集出台,恰逢家居、家电消

  • 驻马店市驿城区疾控中心到市第十二小学进行健康体检|世界今亮点

    中小学年度健康体检是掌握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 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揭晓

    2024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寻访活动宣讲大会于今日在中央

  • 热推荐:27366亿、105321亿、874亿……数字透视消费活力

    央视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7个月,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湖南:以税护绿 新能源产业“追风逐电” 滚动

    中新网长沙8月26日电(罗舜爱 卓佳莉)近年来,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迅

  • 1—7月新疆通行中欧(中亚)班列9175列|焦点报道

    记者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7月,新疆通行中欧(

  • 北京今年6002人入围积分落户名单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5

  • ​小劳动 大成长——西平县芦庙茨元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

    为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弘扬劳动精神,近日,西平县芦庙茨

  • 万亿特别国债释放稳增长信号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

  • 国家统计局: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

    中新网10月18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18日消息,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

  • 业界:“逃废债代理”渐趋专业化 需协同治理“债闹”黑灰产|世界热点评

    在大消保监管体制下,如何打击逃废债,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亟待探索

  • 鲜切花产业背后的科技力量(一线调研)

    来源:人民日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拍卖交易大厅。人民日报记者沈

  • 旅游
    • 日本人气音乐组合YOASOBI《安可》原作小说漫画化!

    • 城发中石油公司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SPD概念股持续拉升|就市论市

    • 《粤港财金纵横》|基金投资:环球通胀背景下,亚太区的日本基金投资机会如何分析?